健康常识
疾病预防
家庭急救
日常护理
中医中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流感高发季,有些事你必须得知道……

2019年01月31日

微信图片_20190201083426.jpg

流感真的是我们每年冬天绕不开的魔咒吗?

究竟哪些情况必须去医院诊治?哪些可以在家中静养?

今天,小编来解开您心中的困惑。

既然,我们不得不与流感共生共存,那么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克敌制胜。

1

流感和普通感冒,你能分清吗?

微信图片_20190201083535.jpg

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轻,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部分也可咳嗽、咽干痒或烧灼感,很少发热及出现并发症,传染性弱,一般5~7天痊愈。得过「感冒」的人通常不会影响体力、食欲,正常工作和学习。

但「流感」(流行性感冒)却大不一样,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2

流感的自我诊断和治疗

(1)体温持续>39度,超过3天

(2)气促(气喘)

(3)严重呕吐、腹泻

(4)合并肺炎

(5)原有慢性病加重

有以上情况请及时就医

专家建议,流感患者应该做到以下几项:

1、根据以上内容,区分普通感冒还是流感,选择是静养、还是及时前往医院。现在治疗流感的药物也不少,早期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2、自我隔离,与家人、同事保持距离(至少3米)。采取正确的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前臂或纸巾毛巾掩盖口鼻,其后应彻底洗手,将染污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3、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出现连续3天以上高热、胸闷胸痛、心慌明显、呼吸困难、激烈头痛、神志不清中的一种情况,或感受到明显异常的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当然,考虑到医院内的交叉感染,请全程佩戴外科口罩。

4、抗菌药物如头孢等,对病毒无效,不要自行或乱用抗菌药物。

3

以下人群容易出现流感严重并发症

微信图片_20190201083841.jpg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伴有慢性疾病(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妊娠期妇女

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


4

如何绕开流感?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后约两周便会产生足够抗体,一般建议在每年秋天(入冬前)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药物预防适用于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或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可以提前服用防流感汤剂。

微信图片_20190201084008.jpg

流感轻症患者家居防护措施

① 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期间(5-8天)避免上班、上学或者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活动,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为主,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多饮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日不少于2000 ml。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38.5℃,给予物理降温,体温≥38.5℃,遵医嘱服用解热药物。


②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尤其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钟。家中如有老人、孕妇和小孩或易感人群要注意避免与其亲密接触,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建议最好独立一个空间自我隔离。


③ 流感期间24小时佩戴口罩,建议使用一次性口罩,一般4小时更换一次,如口罩被口沫鼻涕弄湿请随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口罩立即用胶袋密封方能丢弃。共居者也应佩戴口罩防止被感染。


④ 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捂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或直接用手捂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同样用胶袋密封后方能丢弃。


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就餐前,尤其是接触个人的眼、鼻、 口之后或咳嗽、喷嚏时接触个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后,请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⑥ 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衣物均应单独清洗、单独使用。衣服、被褥、枕头等纺织品,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酒精30分钟,桌椅、床、门把手可用75%酒精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