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达1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临床出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犬伤者需经过一至三个月潜伏期才会发病,也可短至一周,或长达二十年。因此,狂犬病重在预防。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狂犬病呢?
首先,要加强犬类管理,对犬类实施“管理、免疫、捕杀”措施,即捕杀野犬、无主犬,市民尽量不要养犬、猫等宠物,确需养犬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有关部门注册登记,领取《养犬证》及《免疫证》,方可养犬,并要求圈养,不能放养,平时注意少与宠物玩耍。狗每年注射动物疫苗。对已被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宠物猫、狗咬伤或抓伤,也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因为它只能保护猫、狗不发病,并不能保证它们不携带病毒。犬尸深埋或者销毁。
其次,正确的伤口处理,人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伤口处理。
①、彻底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②、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③、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④、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⑤、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