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爸爸啦,现在开始要好好工作,给宝宝赚奶粉钱!”
这是大多数新任父母的真实写照,却反映出一个被很多人误解的问题,许多人觉得奶粉比母乳营养丰富,但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才是宝宝最适宜的食物。
母乳不仅可以提供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增强其免疫力、降低肥胖和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病率、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可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之后适当添加辅助食品,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年或更长的时间”,这个决议已被视为全球婴幼儿喂养的黄金标准。但在我国0~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8%。
8月1日~8月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使全社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的内涵,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乳喂养的误区,还有这些!
初乳是产妇产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宝宝出生一周内最佳的天然营养品,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不会增加肾脏的负荷。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及其他免疫因子、抗感染物质。其中免疫球蛋白A比成熟乳高8倍,并且在产后第一天含量最高,活性最强。因此,初乳可使宝宝在出生后即获得免疫抗体,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宝宝每次吃奶的量不尽相同,应该按需哺乳为宜。
喂哺次数越密,乳汁分泌越多,反之,喂哺次数越少,乳汁分泌越少。在奶量没有充分建立前,给婴儿喂配方奶往往会造成“母亲的奶越来越不够用,宝宝需要越来越多的配方奶”这一恶性循环。
母乳足够满足六个月以内的孩子所有的营养需要,在半岁之后才添加辅食的宝宝是最健康的。在半岁之前,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不需要水、果汁或其他食物。
给宝宝睡前喂奶不仅会造成乳牙龋齿、发生吸呛,还容易降低宝宝的食欲。因为肚子内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时候被灌进去的,宝宝清醒时脑海里没有饥饿的感觉,所以以后看到食物会降低欲望。
6个月以后,婴儿需要添加辅食。在增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2年。而且,6个月不是绝对的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喂辅食,要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长。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给宝宝喂奶不但不会使新妈妈的乳房下垂,反而会让乳房变大。如果能够配合适量的运动,乳房会比以前还漂亮。同时,由于亲自带宝宝,再加上乳汁的分泌,会大大增加体能的消耗,能帮助妈妈尽快恢复体形。
喂养的优势
母乳相较于配方奶粉,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适中、比例适当,更易于婴儿消化吸收。
母乳还含有多种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及各种细胞成分,对提高幼儿抗感染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幼儿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活性物质。研究证明,坚持母乳喂养的孩子肺炎、哮喘、肥胖、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比使用奶粉喂养的孩子低。同时,母乳喂养不需要瓶瓶罐罐,降低了婴儿病从口入的几率。
母乳中含有多种对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比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去饱和酶,利于婴儿智力发育。
母乳的成分会随着泌乳期延长而变化,母乳按产生时间分为初乳(产后7天内产生)、过渡乳(7~14天产生)和成熟乳(14天后),初乳含有更丰富的蛋白质和抗感染物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抵御疾病,帮助肠道成熟,促进胎粪排出,减少黄疸和过敏的发生,可以算是孩子的第一支“疫苗”。成熟乳则提供更多的能量,利于孩子成长。
母乳喂养会消耗孕期积累的脂肪,同时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可以降低母亲患糖尿病、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另外,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的风险。
{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
哺乳中出现任何问题,要及时向医生咨询,必要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