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尿了 }
太好笑都能尿出来,这不是笑话哦,这是病,尿失禁的病,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一串咳嗽或是放声大笑,就会笑出尿液来;半夜起床小便,刚一坐起,就禁不住尿到了裤子里;生怕在公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
你是否也有这种尴尬现象?
这种尴尬不仅发生在上了年纪的女性身上,许多年轻的产妇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让她们“难以启齿”。
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困扰:
初期可能只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涨感、尿频、便秘等不适;
到了中老年很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直肠膨出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出现这些现象,其实是因为盆底肌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已婚女性中,30岁以上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和性生活质量低下。40岁以上妇女大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肌肉有着“弹簧床”美誉,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除了使这些盆腔脏器维持正常位置之外,还参与了控制尿液(粪便)排泄、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密切关系着女性健康和性福。
妊娠、分娩、衰老、肥胖、绝经、便秘等原因均易引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有规律地对盆底肌肉进行锻炼,不仅可以恢复阴道的紧张度,使产后松弛的阴道得到恢复,而且还可以通过刺激增加生殖区的血流量改善性功能。因此盆底康复训练越来越受重视。
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肌力评估,发现问题尽早治疗,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因为越早治疗、训练,效果就越好。产后42天~产后3个月内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是恢复盆底肌的最佳时期。
区二院盆底康复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盆底康复治疗仪器,有高年资的治疗师为您制定个体化的科学治疗方案,提供盆底肌力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等,配合盆底肌肉康复运动,可唤醒、激活盆底肌,能有效改善女性盆底肌肉组织损伤的问题,促进盆底肌肉各生理功能的恢复,起到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性生活质量、预防盆腔脏器脱垂及大、小便失禁等功效,为女性解决产后带来的各种疾病和困扰。
据悉,盆底康复是一项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区二院盆底康复中心开诊不到半个月,就已经受到了关注自我健康的女性好评。
有上述症状及盆底康复需求的女性朋友可到妇产科就诊,由妇产科医生进行基础妇科检查,如若符合盆底康复治疗条件,再由高年资盆底康复治疗师做进一步盆底功能筛查,并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指导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
☞ 产后妇女可做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 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者;
☞ 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 各种尿失禁、尿潴留、粪失禁、便秘;
☞ 慢性盆腔痛;
☞ 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 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前后需辅助治疗者;
☞ 卵巢早衰;
☞ 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
☞ 产后恶露未干净或月经期;
☞ 炎症急性期;
☞ 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 恶性肿瘤患者;
☞ 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