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动态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采购信息
统计数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院务动态 院务动态

中医护理技术成新亮点——区二院中医护理义诊走上街头

2017年05月27日
      5月18日一早,金清镇人民路与金林路交叉口显得尤为热闹,来自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内科、外科,以及护理部等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此开展主题为“传承中医文化,健康万户千家”的中医护理项目推广活动。
“除了免费测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之外,今天的活动,我们还带来了一些中医护理项目,现场供大家选择体验。”区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左雪花介绍道,“借此机会,推广我们传统医学文化,也让大家知道,如隔物灸、穴位贴敷、中药涂擦、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项目,在我院都已在开展。”

病区:学习推广,患者接受度高
      5月17日15时许,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部一楼的内三病区,护士长陶红芬拎着诊箱从病房出来,她刚为一位住院患者做了耳穴压豆的中医护理项目。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为了更到位地服务患者,诊箱成为各病区的“标配”,里面放置着耳模、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参考表等,方便医护人员更准确地取穴。
      说起来,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中医护理项目起步较晚,在这家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大多以学西医为主,而随着中医护理项目的开展与推广成为主流,很多医护人员补充着自己中医方面的知识,陶红芬也是其中之一。
      相对于该院各个病区而言,今年以来,内三病区的中医护理项目开展得最多。“内三病区主要住着一些康复病人、癌痛病人,我院的中医护理项目一开始主要还是服务于他们。通过相应的穴位贴敷等护理项目,病人反馈的情况是,确实可以缓解疼痛,医生开出的方子也起到了一定效果。”陶红芬指着配药室储物格里张贴着名称的罐子,说,“‘止咳方’主要用于止咳化痰、平喘泄热,对长期慢性咳喘的病人效果比较好;‘行气方’则有助于胃肠行气,主要针对恶心、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大黄膏’有润肠通便的功用,可以解除病人的便秘苦恼。每个方子对应的病症不同,具体由每天查房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后,视病人情况再采用适合的方子。”
      “不同于西医用药,中医护理项目侧重在‘外用’,对人体损伤小,可以说是‘绿色疗法’,现在很多人比较信任中医,所以,我们在病区推广的过程比较顺利,也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欢迎。”左雪花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医护理技术,一个月前,内一病区护士长陈亚敏和外一病区的护士长吴丹平还前往台州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科等中医护理做得比较好的科室学习取经,回来后,她们时常配合下到病区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为有需要的病人开展中医护理项目。

门诊:从零到千,穴位贴敷渐热

      据悉,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护理项目的开展,旨在响应国家号召,提高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水平,让基层医院的患者更加信任国粹中医。当然,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在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流行,并非止于内、外、妇产等各科病区。
今年3月,该院门诊在中医护理项目实施方面亦有了“0”的突破,并且在随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逐步开展隔物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多项中医护理项目,其中,穴位敷贴达3868人次。该院中医科医师梁慧表示,这与春季开展的“生长贴”项目有很大关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是最适合孩子进行穴位贴敷法的季节。‘生长贴’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应用敷贴疗法,刺激穴位,达到改善儿童身高增长缓慢、脾胃虚弱等问题,安全无副作用。”梁慧介绍说,“‘生长贴’适用于2至14周岁,生长发育迟缓、较同龄人身高偏矮、免疫力差、容易消化不良的儿童,6次为一个疗程,每周贴1次,贴敷后,家长应留意贴敷的皮肤,如果出现小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但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处理。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密切注意身体变化。”截至目前,坚持按疗程贴敷的儿童,身高变化尚未统计,但家长普遍反映,孩子的胃口改善很多。
      除了受到家长欢迎的“生长贴”之外,该院通过儿科、中医科等多科合作,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由儿科初选病人,通过中医科辨证论治,再由针灸科进行穴位贴敷和耳穴治疗,做到因人而异、穴位准确,实现冬病夏治的治疗目的。
      另外,区二院中医门诊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还包括适应于急慢性咽炎、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等症状缓解和治疗的咽炎贴,适应于肠炎、腹痛、腹泻等症状缓解和治疗的胃肠贴,适应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缓解的肾康贴,以及适应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各种疼痛的疼痛贴、隔物灸(热磁寒痛贴)等,患者可根据需要,挂号中医科或相应科室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