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疾病预防
家庭急救
日常护理
中医中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孕期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

2016年03月02日

孕期不同阶段的膳食特点是怎样的?

孕早期

孕早期(妊娠12周以前),多数孕妇有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故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避免油腻的食物,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应多吃蔬菜水果(呈碱性食物),特别是严重呕吐者。此外,在食物烹调方面,可以采用酸味或凉拌菜,以唤起孕妇食欲。

孕中期

孕中期(妊娠13-27周),孕妇食欲好转,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增加。此时,膳食的食物品种要尽可能地多一些,以保证各种基本营养素得以全面补充;且热能必须充足,即要摄入足够的粮谷类食品,除米、面外,还要选择一些杂粮,如小米、玉米、麦片等。

孕晚期

孕晚期(妊娠28周后),日常膳食要保证质量,增加各种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可适当减少米、面主食的量,以免胎儿生长过大。此时随着胎儿的生长,孕妇常感胃部不适或饱胀感,因此可少食多餐。有水肿孕妇应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孕妇如何补钙?

孕妇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胎儿缺钙易发生骨骼畸形。因此,孕期应注意钙的补充:

1.摄取含钙丰富的食物:首选的是乳类及其豆制品,牛奶中的钙含量为120毫克/100克,且吸收利用率较高;其余为豆制品、虾皮、小鱼干、鱼片、鱼松、黑芝麻、芝麻酱、绿叶蔬菜。

2.尽量少吃腌制的食品,因其含磷高,会影响钙的吸收。

3.少吃食盐,可减少尿中钙的排出。

4.强化钙的食品及钙补充剂不可乱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过量甚至中毒。

5.保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日照可使皮肤中7-脱氧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

6.骨头汤、老母鸡汤中含钙极少,为16-37毫克/100克,钙效果差,因脂肪含量极高,易造成钙的丢失,故不宜多食,以此补钙属误识,应予转变。

 

怎样预防妊娠期贫血?

妊娠期的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继而影响血液运送营养物质的功能,造成孕妇和胎儿营养不良,孕中晚期极易发生贫血,应尽早防治。

1.食物补铁是防治贫血的基础措施,由于动物性食物中铁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食物,可以有所侧重。

2.富含铁的食物主要有:鸭血、鸡血、肝脏、黑芝麻、蛋黄、禽畜瘦肉,黄豆制品,菌类(香菇、黑木耳)、藻类(海带、紫菜)、绿叶蔬菜。因动物肝脏胆固醇和维生素A含量较高,每周食用50-100克为宜。可用鸭血炖豆腐,加些蔬菜食用补铁效果较好。

3.同食富含维生素C等蔬菜水果有利于铁的吸收和利用,亦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

4.茶、咖啡、含咖啡因的可乐饮料会影响铁质的吸收,不宜饮用。

5.发现孕妇贫血要按医生的要求服用铁质补充剂,尽快改良贫血状态。

6.强化铁的食品及保健品,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孕期要注意预防肥胖?

孕妇是女性容易发生肥胖的生理阶段。例如怀孕后不注意饮食控制,过分注意营养,可致营养过剩,体重猛增,这对孕妇和胎儿健康均不利。

1.孕妇体重增加过多,身体内的脂肪沉积、水分滞留,易发生妊高症、脂肪肝、糖尿病等各种并发症及难产、产后出血,或胎儿生长过度为巨大儿,或发育迟缓为低体重儿,畸形的危险性增高。

2.孕期体重增长值应控制在10-15公斤,平均12.5公斤,孕前肥胖者为8-10公斤。

3.胎儿体重以3公斤左右为宜,分娩时较容易通过产道。

4.如体重增加过快过多,应在营养医生指导下,调节饮食,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减缓体重的增加。

5.孕期保持适当运动,有利于预防肥胖。

预防妊娠期肥胖及糖尿病饮食原则

1.定时定量进食,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为准。

2.主食(米、面)量250/日,建议粗细搭配。

3.每日食用500克以上蔬菜,增加纤维素摄入。

4.尽量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

5.避免吃加糖、糖醋、油炸、油煎及勾芡的食物。烹调宜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炖煮等方法。

6.炒菜用植物油需限量,每人每天20-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