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
疾病预防
家庭急救
日常护理
中医中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健康常识 健康常识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

2024年07月05日

image.png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小暑时节已进入盛夏,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气渐盛,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小暑节气养生衣食住行都不能忽略。今天就为你送上“小暑养生锦囊”!


小  暑  养  生

01、饮食养生

小暑节气高温酷暑,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脘腹胀满、泛酸腹泻等症状。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茯苓等清热利水、健脾祛湿的食材。


02、起居运动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但因气候炎热,耗能较大,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小暑节气就要做到“少动多静”,每天应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游泳、瑜伽也是极佳选择,游泳可消暑健身,瑜伽可安神养性。

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容易耗气伤津。忌烈日下运动,运动时刻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黑夜。


03、情志调摄

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人们靠的是通风、少动、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如白居易的《消暑》一诗,“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深知“烦夏莫如赏夏”,“心静自然凉”的道理,调整身心,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

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养生坚持心态平缓。小暑时节,气候酷热,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力,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


穴  位  养  生

image.png

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这三眼“泉”,即涌泉、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



01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会伤气伤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要注意滋阴降火。建议多按揉涌泉穴。

位置: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即是穴。

f826f50b50222116dcd029f5be685631.jpg

02极泉:宽胸宁神

很多人在室外会感觉热的心烦,即便是回到空调房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不妨按按极泉穴。


位置:位于腋窝的顶点。

d4cf4dc1332f7c93a34f2ebb812ebdaf.jpg

操作: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宽胸宁神,调和气血,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


3阴陵泉:利水除湿

夏季湿气较重,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不爱吃东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状。建议按揉一下阴陵泉。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穴。

08c7e354823331ca2b65502f15fc19b1.jpg

操作:将拇指指端放于穴位处,按揉2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度。

作用:加强脾胃运化,利水除湿,调理三焦,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