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第3个节气。
芒种,又名“忙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之意。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节气的到来,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即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由于该节气常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湿气很容易趁虚而入,我们也要适当调整养生方法。
节气养生
芒种
一、饮食调整
由于夏季雨量增加, 天气闷热潮湿, 人体的消化能力会有所下降,称为“苦夏”。
夏季在中医“五味”中对应“苦”味,苦味入心经,苦味食物多具有清热解暑燥湿的作用。因此,可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芒种时节, 饮食宜清淡、质软、好消化, 可适当吃些红豆、绿豆、小麦、大麦、薏米、扁豆等甘淡平补之物。
同时应少荤多素,多食蔬菜瓜果及谷物类,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
还可适当吃些具有生津、止渴、开胃作用的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草莓、番茄等。
另外,可多吃些富含钾的食物以解乏, 如荞麦、玉米、大豆、香蕉、甘蓝、莴苣、毛豆、苋菜等。
二、生活起居
进入夏季,我们要顺应“昼长夜短”的特点,晚睡早起。适当让阳光照射后背,有利于气血运行,但要注意防暑降温。
中午最好小睡一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可解除疲劳,振奋精神。
三、运动锻炼
芒种时节,宜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傍晚适当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大量出汗,使阳气受损。
芒种过后,人易出汗,要常洗澡,衣服勤洗勤换,但出汗时最好不要立即洗澡。
四、防病注意
农历五月,又称“百毒之月”。各类蚊虫滋生, 容易传播疾病,如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乙脑、痢疾等。如有可疑症状,须及时就医。
此外,芒种时节,气温仍可能变冷,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五、中医保健
搓揉涌泉穴,可以起到清泻心火、祛湿健脾、助眠安神的功效,从而改善夏日里的心浮气躁、失眠多梦等症。
芒种是艾灸的好时节。艾灸可温经散寒,尤其适合如骨关节病、风湿、腹泻等病症,属寒证者。艾灸丰隆穴、水分穴,可防暑祛湿;艾灸中脘穴、脾俞、足三里,可健脾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