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入夏以来
蚊子更是嚣张肆虐
小编提醒你:
每年6-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
注意防范登革热
0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流行形势有地方性流行和输入性流行两种,我国主要为输入性流行,多因境外旅游、劳务输出、因公出国和商业活动等前往疫源地感染。
02.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目前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病毒通过蚊子叮咬传染给人类,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终生均能传播病毒,少数还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
03.登革热有流行季吗
登革热是东南亚国家常见的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伊蚊全年都有生长,每年7到9月,随着暑期旅游出行人数增加,加上雨水增多、蚊虫繁殖活跃,登革热进入高发季。
近期,全球多地暴发了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04.登革热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如被蚊虫叮咬,出现以下症状要注意: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要注意的是,若有部分人感染后不发病,则他们称为隐性感染者,但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05.登革热的治疗
现时没有针对登革热病毒的特效药和可靠的疫苗。目前主要采取支持、对症治疗方法。
所以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
①发病前两周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
②发病前两周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③出现发热或上述其它登革热样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并陈述清楚病情,切勿到不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06.外防输入,谨防蚊虫叮咬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做到以下几点:
1.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2.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尽可能涂上含有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或蚊虫驱避药物;
3. 尽量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8-9时,下午5-6时)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4.旅游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头痛、四肢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并告知医生登革热流行地区外出活动史。
07.内防感染,减少蚊虫孳生
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被蚊子叮咬,措施如下:
1.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水生植物5-7天彻底换水一次;
4.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5.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的轮胎可使用双硫磷灭幼蚊;
6.外围环境植被可用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快转起来,
让更多的亲友看到!
祝大家告别蚊虫叮咬,
远离登革热,
拥有一个完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