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糖友们都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话:
千万不能太早吃降糖药,会上瘾,到时候就戒不掉了。
降糖药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要尽量减少服用。
应当坚持越晚用药越好,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有益。
以上危言耸听的谣言让不少糖友深信不疑,并以此奉行为糖尿病的践行原则。
殊不知,却让很多糖友延误了糖尿病的最佳干预时期,最终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后悔莫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
药物成瘾性主要包括阿片类、大麻类等药物,具有成瘾性的药物因其镇静镇痛的药理特殊性,会使人体产生身体和心理的依赖。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即胰岛素分泌受损和胰岛素抵抗。
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
注射类降糖药物主要为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以及胰岛素类似物。
所以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和途径,达到降低血糖的目标。无需有镇痛镇静的作用,“上瘾”一词何来之说?
因为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的特殊性,与感冒等急性疾病不同,需要长期的服药以减少高血糖的危害。但是,这种主动的“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与被动的“长期上瘾”药物依赖,两种说法有着天壤之别。
02 降糖药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要尽量减少服用
糖尿病是一种伴随患者终生的慢性疾病,大部分糖友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来治疗糖尿病。
但几乎所有降糖药物的说明书都会重点标注“肝肾功能异常慎重”,令许多糖友误以为服用降糖药物就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事实是,大多数降糖药物都会在肝脏或肾脏进行排泄,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糖友而言,只要在医师指导下,正确的降糖药物剂量下长期的服用,是绝对安全的。
要知道,高血糖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要远远大于在安全剂量下药物代谢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当然,对于第一次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友,我们会要求评估肝肾功能,若无异常,则可安全启用药物治疗。
03 越晚用药越好,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有益
“服用降糖药越早,代表病情越严重,越晚用药,就是延缓病情”。这个想法有着明显的逻辑错误。
当身体发出异常信号是在告诉你需要进行外界干预治疗的时候,而你选择麻痹性的自我忽视,强忍着身体的各种不适,直到病情进展到无法控制时再行就诊。这显然只是延缓了就诊和服药的时间,并不是延缓病情,反而是加速病情的进展,最后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总之,糖友们在长期服药的过程中一定还会听到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谣言,但是坚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控制、适时起始合理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访才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真理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