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至此而止
开始退伏潜藏以待来年
阳气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
阴气开始弥漫
处暑,三伏天已近尾声
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
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所以处暑养生
应注意护阳养阴、防秋燥
一 护脐防止受凉
天气渐凉,早晚温差渐大,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
夜间睡觉要注意脐部保暖,防止受寒,如防护不当,易让寒气侵入,引发身体不适。
二 运动提高代谢
根据自己的年龄及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
以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防止换季降温患上伤风感冒等。
三 饮食注意防燥
处暑之后天气渐燥,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原则。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此时饮食应易多酸少辣,还可多食沙参、百合、银耳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可防止干咳少痰或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状。
四 穴位滋阴养肾
处暑时节的穴位保健,可采用睡前按揉“三阴交”和“太溪穴”,这两个穴位有滋补肾阴作用。
肾和肺在五行里属于水和金,在中医治法中有“金水相生”之说,即是通过滋养肾阴来润肺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