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
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
全国爱肝日
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全民参与,主动筛查
规范诊疗,有效防治
肝炎及其并发症
那么,你了解肝脏吗?
肝脏作为人体中
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
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
储存肝糖
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免会有许多不好的习惯
会危害到我们的肝脏
需要多加注意
近日,区二院医共体金清分院在金清中学开展全国爱肝日主题宣教活动并开展免费的乙肝两对半检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肝病的防治意识和肝病防治知识,引导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就医治疗及时性,着力保障全体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筛查过程中,医务人员抽取血样,并做好详细登记;学生们井然有序的接受检测,整个检测快速流畅。
“五大”伤肝不良生活习惯
应注意避免!
晚上23:00-03:00是肝脏的排毒时间,熬夜会影响肝脏排出毒素,毒素在体内堆积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引起疲乏、口苦、皮肤粗糙等症状。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更容易发生肝病。
建议: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尽量23:00以前入睡。
加工食品味道鲜美,但多为高糖、高盐、多油食物,内含的多种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精等)不是人体必需营养素,需要肝脏来分解代谢。经常吃却会增加肝的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油炸食品多含有过量油脂及饱和脂肪酸,连续吃1个月即可导致肝功能异常,摄入过多易引起脂肪肝,脂肪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硬化。
建议:清淡饮食——低盐、少油、少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注重饮食卫生,均衡营养。
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药三分毒”。抗生素、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多种药物会引起肝损伤,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增加肝脏负担。
建议: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用药是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及早发现药物性肝损伤。
人体摄入的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一天摄入的乙醇总量男性>40 g、女性>20 g,就可能导致肝损伤。长期过量饮酒容易诱发肝炎,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建议:避免饮酒。保护肝脏,远离酒精是关键。
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由此可见,肝脏受损会影响情绪,爱生气也会影响到肝脏。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避免烦躁易怒,心情郁闷等。